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州委、州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州委教育工委、州教育局以及省、州、市疫情防控部门关于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 长:王乾宇 贺莉芳
副组长:臧贵勇 何学华 张 立 张 海 杨建辉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成 员: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副职)
为全面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综合协调组(设在党政办)、教职工工作组(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工作组(设在学生处)、教学工作组(设在教务处)、安全防控组(设在保卫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设在总务处)、宣传教育组(设在党委宣传部)、督查督办组(设在纪委机关办公室、督查督办办公室)等8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何学华
副组长:周 楚 华明清 龚 元 罗 江 雷先辉
杨正华
成 员:邹旭东 蔡秀峰 宋义勇 杨 建 杨 变
朱亚芬 王晓鹏 胡兴竹 袁庆玉 马 骏
以及各部门办公室主任(含负责人)
主要职责:综合协调组设在党政办,具体负责该组日常工作;负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起草、审核重要文稿、分配工作任务、情况调度汇总;及时向省委教育工委,州委、州政府,州委教育工委、州教育局和省、州、市疫情防控办请示报告工作;做好会议筹备、记录整理、纪要撰写印发等;负责对外信息沟通交流、发布、疫情信息报送;建立与属地卫健部门、公安、管委会和社区联防联控机制,主动接受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健全学校、系部、教师、学生沟通机制;坚持疫情防控期间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牵头拟定疫情防控岗位职责、开学准备工作方案、汇总收集“一责两案十制”;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教职工工作组
组 长:周 楚
副组长:江文涛 杨鲤宁
成 员:朱亚芬 覃 晶
成 员:各部门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组织部(人事处)有关科室同志。
主要职责:教职工工作组设在组织部(人事处),具体负责该组日常工作;负责跟踪掌握全校教职工假期行踪、健康状况和开学后体温监测,并及时向综合协调组统计报送教职工相关信息;负责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职工考勤及人事管理等工作;负责教职工协助开展教职工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牵头拟定教职工因病缺勤登记及追踪制度、会同防疫技术和后期保障组做好教职工的健康管理、突发卫生事件处置和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完成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学生工作组
组 长:袁 忠
副组长:龚 元 罗祥莉 邓祖国 刘羿青 许向阳
王开明 曹 芳 种 佳 王升匀
成 员:张镇旭 胡兴竹 涂甸珍 饶烨菡 马 骏 以及学生处有关科室同志,团委有关同志,各学生系部和黔南卫校学生科负责同志、各班级辅导员等。
主要职责:学生工作组设在学生处,具体负责该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各学期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和相应应急预案;负责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负责跟踪掌握全校学生假期行踪、健康状况和开学后每天体温监测,及时收集统计并向综合协调组报送学生相关信息;负责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向学生和家长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负责通知学生返校时间、告知返校过程防护、学生到校和后期体温检测和上报、宿舍消杀、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就业创业等工作;负责开展好师生、甚至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牵头拟定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及追踪制度、会同防疫技术和后期保障组做好学生的健康管理和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完成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4)教学工作组
组 长:杨建辉
副组长:龙友国 舒正菊 曹 芳 张林甦 任光祥
陶 晨 田培燕 朱文仁 朱绍权 陈常荣
邱祥智 何小飞 安晓妤 王升匀
主要职责:教学工作组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该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各学期开学方案、教学应急预案等;负责网络平台授课培训、教学计划和时间调整、教学资源下载、各类考试、等工作;牵头拟定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完成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安全防控组
组 长:何学华
副组长:杨正华 王升匀
成 员:保卫处工作人员、安保公司人员、教职工和学生志愿者
主要职责:安全防控组设在保卫处,具体负责该组日常工作;负责实施全封闭式管理;负责落实“五个一律”,并组织入校查看健康码、行程卡、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对入校人员进行管控;负责入校车辆登记、停放、管理等工作;制作相应警示标牌;负责校园安全日常保卫工作;负责做好校园安全值守的日常督导和检查等工作;负责对接属地公安等部门做好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工作;协助完成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完成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6)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组 长:何学华
副组长:许英豪 龚 元 罗祥莉 赵家敏 罗 江
邓祖国 刘羿青 许向阳 王开明 曹 芳
莫开勇 王升匀
成 员:蔡秀峰 陈锡赟 吕德林 张镇旭 陈秀云
刘承贵 李 丁 张 林 袁庆玉 许 剑
以及各班级辅导员
主要职责: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设在总务处,具体负责该组日常工作;负责与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的沟通联络取得专业技术指导及支持,开展联防联控;负责将D5学生宿舍、培训楼七楼隔离观察场所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负责办公室、会议室、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消杀;负责防疫技术指导、防疫物资储备等;协助宣传教育组做好师生员工防疫知识和技能培训,协调指导师生员工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加强协调落实疫情防控所需物资保障,做好特殊时期学校各类物资采购、运输、储备等工作;负责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联络,加强对学校食堂、门面租户采购物资的监管,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确保食品安全;牵头拟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疫情防控期间就餐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通风及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负责对校内食堂、超市、门面人员、农民工和体育场楼下门面租户的监管;负责在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设置口罩回收箱,确保口罩回收处置符合有关要求;协助综合协调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做好师生餐饮和饮用水供应;完成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7)宣传教育组
组 长:曾 静
副组长:朱绍权 杨 溯 种 佳 张 来
成 员:杨 变 杨秀琼 李 琳 罗冬妮 朱思明
王定喻 杨政成
主要职责:宣传教育组设在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该组日常工作;负责多形式组织开展师生员工新冠肺炎疫情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开学前、返校途中、开学后有关防控措施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好“四个一”工作;收集、整理、报道全校疫情防控工作动态,传播医专好声音;负责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负责做好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引导师生不信谣、不传谣;负责引导师生制作体育、健身类在线辅导微视频,鼓励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体质;负责发挥团学组织和团学干部作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制作相应宣传布标和横幅。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8)督查督办组
组 长:潘 飞
成 员:袁 松 邹旭东 姜 洁 张 博
主要职责:负责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负责纪检监察和执纪问责工作;完成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9)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防控工作的责任人。
(10)建立疫情防控校区负责制。党委委员、副校长、领导小组副组长何学华同志为杉木湖校区防控工作责任人;党委委员、副校长、领导小组副组长何学华同志和领导小组成员、综合协调组副组长、青云湖和东山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华明清同志为青云湖校区和东山校区防控工作责任人。
(11)建立信息搜集、统计和对外报送机制。各部门教职员工(其中:在编在岗教职工由其所在部门负责、后勤服务人员由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安保人员由保卫处负责、劳务公司派遣制员工由其岗位所在部门负责)相关信息由教职工工作组(组织部<人事处>)朱亚芬同志具体负责搜集、汇总和统计,学生相关信息由学生工作组(学生处)马骏负责搜集和统计,两个工作组的教职工和学生信息统一交由综合协调组袁庆玉同志汇总,再由袁庆玉同志交综合协调组宋义勇同志按程序送审后对外报送,对外信息联络员为宋义勇同志。
(12)各部门成立本部门防控工作小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副职)为组长,并明确1名联络员进行信息上报和工作对接,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
二、防控措施
(一)暑期防控工作措施
当前至开学时在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的师生员工推迟返校,待所在地区降至低风险等级后,再行按相关防疫要求返校。有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的师生员工,必须落实“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7次核酸检测”管控要求,凭解除医学观察证明返校。其他出省或由低风险地区返黔师生员工,必须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至少做1次核酸检测,凭相关证明返校。
学校对省外返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实行分类隔离医学观察,严格落实“所有从省外来(返)黔人员,需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近14天内,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报告市(州)旅居史的来(返)黔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在抵黔后24—48小时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无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的,需在首站地进行1次核酸采样检测,之后间隔24—48小时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返校。与阳性人员同乘交通工具或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来(返)黔人员,需主动向社区报备,按我省相关规定执行核酸检测、隔离等防控措施”有关规定,学校要第一时间向属地卫健部门报送返黔师生信息。对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象,要配合政府要组织接送到集中隔离点,实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各学校要监督本人向所属社区、小区(村组)登记报到,实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学校要随时掌握隔离人员身体状况,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1.坚持分类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教职工工作组、学生工作组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动态精准、分类掌握暑期师生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做到去向清、底数准、情况明。暑假期间,要持续跟踪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全校教职员工近期如非必要不出省,如必须前往,需向属地教育部门报批,并务必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非必要不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同时也避免到近期发生疫情的省份,如因必要的探亲、就医、就业等情况确需外出的,需向学校报批。近14天内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报告市(州)旅居史的返匀师生,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在抵匀后24—48小时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无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的,需在首站地进行1次核酸采样检测,之后间隔24小时—48小时再进行一次核酸采样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有序流动,但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参加聚集性活动和尽量不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与阳性人员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的来(返)匀师生,需主动向社区报备,按省、州、市相关规定执行核酸检测、隔离等防护措施。
2.统筹做好学生疫情防控措施。学生工作组要统筹做好学生离校、返校工作安排,严防出现学生滞留途中情况,要加强学生返校和新生开学报到应急演练。不组织、不参与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要积极配合卫生疾控机构开展好符合条件的教职工和学生接种疫苗,做到应种尽种;要鼓励和引导因之前身体等原因未接种的学生在返乡后的属地医生指导下主动自愿接种疫苗。要与属地卫生部门通力协作,按照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要求,提早谋划,制定接种方案,全力做好12—17周岁学生群体新冠病毒肺炎疫苗接种工作。
3.加强活动和会议管理。前期已发布通知举办大型活动的,原则上延期举行。暂不举办50人以上的线下聚集性活动,相关活动尽量线上举办。学校和各部门要始终坚持非必要不召开、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培训等,尽量采取线上方式,如必须线下举办的,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并经属地防控部门批准方可举办,同时要严控活动规模、时间。
4.加强教育和宣传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要主动关注、宣传官方的防控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转发任何小道消息,自觉抵制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共同维护疫情防控期间良好的网络环境。
5.提前谋划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工作。要统筹国内省内疫情形势变化和教育教学安排,按照属地主管部门要求,遵照疫情防控要求,及早谋划、科学制定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方案,做好开学前防控措施落实、校园环境维护、人员物资储备、教育教学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可安排家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在开学前14天返校,入校后在校内做好14天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内无异常的正常开学,如监测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丧失等不适症状,须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开学后学校继续实施封闭式管理。
责任组:综合协调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宣传教育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雷先辉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宋义勇
(二)开学前防控工作措施
6.严格执行“五个一律”“三个不得、一个必须”: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师生员工不得私自网购商品寄送到学校,任何人不得私自把快递物品带入学校,学校不得安排非必要的快递物流入校,学校对师生员工自行携带入校的食品必须查问、追溯来源。
责任组: 安全防控组、学生工作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杨正华 王升匀
7.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假期行踪、健康状况等进行跟踪监测,做好教职工和学生“一人一档”疫情防控信息表的收集、汇总、统计、上报等,实行逐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责任组:综合协调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王升匀 宋义勇 袁庆玉
朱亚芬 马 骏
8.建立所有返校教职工和学生健康台账,包括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曾前往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是否接触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高危人员(指接触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或上呼吸道症状人员)等关键信息。对未出省且无接触史的师生:①无任何症状→减少外出,等待返校通知;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戴口罩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排除,正规治疗后居家,等待返校通知;③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戴口罩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能排除,根据相关规范处置。对出过省或有接触史的师生:①无任何症状→居家隔离观察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 天后无症状者,减少外出,等待返校通知;②无任何症状→居家隔离观察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戴口罩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排除,正规治疗后居家隔离14天,等待返校通知;③无任何症状→居家隔离观察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戴口罩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能排除,根据相关规范处置;④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戴口罩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排除,正规治疗后居家,等待返校通知;⑤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戴口罩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能排除,根据相关规范处置。
责任组:综合协调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雷先辉 王升匀
宋义勇 袁庆玉
9.积极配合属地加强疫情防控重点服务对象管控。安排好重点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后方可返校。决不允许带病返校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或上班。被隔离的师生须凭解除医学观察证明(告知书)、有效核酸检测证明等有效证明方可返校。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朱亚芬
10.在学校卫生所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转送身体不适的师生,优化工作流程、开展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朱亚芬
11.根据教职工和学生数量及校内实施面积,按照1-2个月使用量,做好测温计(水银温度计)、酒精、口罩(一次性外壳口罩、N95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品的采购、更新及滚动储备工作。做好消毒药品的储存和保管,注意水银体温计的使用,如出现损坏及时进行处理。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具体责任人:许英豪 罗 江
12.提前谋划制定好2021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方案和教学应急预案以及涉及教学的其他工作。
责任组:教学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杨建辉
具体责任人:龙友国
13.利用暑期,科学合理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强教室、食堂、宿舍、会议室、电教室等师生重要集聚场所及厕所、洗漱间的保洁消毒,彻底清理卫生死角。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肥皂、纸巾和吹干机等设施。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14.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新媒体、微信、QQ、钉钉、短信、网络课程等形式,对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对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技能培训。动员师生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提高师生自觉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组:宣传教育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三)返校途中防控工作措施
1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并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宣传教育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16.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乙醇的免洗手消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责任组:宣传教育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17.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并视病情及时就医。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宣传教育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18.旅途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责任组:宣传教育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19.旅途中如需去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务人员相关疾病史、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相关调查。
责任组:宣传教育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20.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积极配合开展有关排查、调查和信息统计等。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宣传教育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21.要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公安、疾控等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责任组:宣传教育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王升匀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四)开学后防控工作措施
22.每日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与追踪、复课证明等日常防控管理,不允许带病上学或上班。因病缺勤人员应由学校卫生所根据医院返校证明、隔离期限确认、核酸检测阴性等证明后,方可返校。学校卫生所教师应做好个人防护,预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相关废物进行有效消毒处理。学校应落实熄灯前夜间查房制度,组织夜检。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安全防控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许英豪 罗 江 杨正华
朱亚芬
23.校园内部应结合实际实行划区划片管理。教学楼里班级与班级之间应减少串门走动。学生宿舍(公寓)加强门禁管理、实行封闭管理。食堂、图书馆、活动中心、会议室、宿舍等人群密集场所应实行人流量限制,设置红外体温探测器,必要时测量体温后方可入内,保障人员密集场所符合卫生标准。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宣传教育组 安全防控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许英豪 罗 江 杨正华
朱亚芬 杨 变 杨秀琼
24.全面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对接触频次高的物体表面及室内空气等定期按指引进行消毒。设置标志明显的疫情防控废弃物(口罩等)专用垃圾箱,定时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具体责任人:罗 江 刘承贵
25.每天做好各类教学和生活、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礼堂、办公室、卫生间等活动区域避免使用中央空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3次,每次至少 30分钟,有条件者安装机械通风设施。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宣传教育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许英豪 罗 江 朱亚芬
杨 变 杨秀琼
26.疫情形势稳定前,不举办聚集性活动;会议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开展。
责任组:综合协调组 安全防控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组 宣传教育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雷先辉 杨正华 朱亚芬
杨 变 杨秀琼 宋义勇
27.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体质。
责任组:宣传教育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曾 静
具体责任人:罗 江 杨 溯 杨 变 杨秀琼
25.食堂采购人员、送货人员和查验人员在工作期间须做好个人防护(符合健康要求并持有有效健康证的人员方可上岗工作),每天要落实两次以上体温检测。食品制作过程中严格佩戴口罩,售卖时还需加戴一次性手套。加强对集体配餐机构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监测管理及个人卫生防护。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具体责任人:许英豪 罗 江 吕德林
28.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具体责任人:许英豪 罗 江 吕德林
29.学校应安排学生错峰就餐或分餐到班,减少聚集用餐。饭前2小时应对食堂进行消毒。负责配送、分发餐食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开展工作。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学生工作组 宣传教育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具体责任人:龚 元 许英豪 罗 江 吕德林
30.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教育组应精心布置,利用网络平台,利用各种宣传阵地,丰富教职员工和学生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四个一”:举办一次传染病防控知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发放一份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组织一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题讲座,开展一轮全校卫生大扫除。
责任组:宣传教育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31.学生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误课,学校应对其开展网络教学、补课。对因病耽误考试者,应安排补考,不应记入档案。制定好教学方案和教学应急预案。
责任组:教学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杨建辉
具体责任人:龙友国
32.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采取措施劝其隔离医学观察。对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隐瞒、缓报、漏报、谎报的,对拒不接受工作任务的,对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按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责任组:督查督办组 综合协调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潘 飞 龚 元 雷先辉 邹旭东
袁 松 朱亚芬
三、校园疫情处置要点
33.及时做好疫情报告。如发现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等)及其他异常情况的,各部门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向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组报告,由综合协调组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由综合协调组按相关疫情处置程序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学校要在卫生疾控部门指导下,及时对出现明显症状送定点医院治疗的患者学习、生活环境等进行终末消毒及通风,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安排专人与治疗或隔离中的师生及其家庭加强沟通联络,跟进做好关心关怀工作。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综合协调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罗 江 雷先辉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袁庆玉
34.积极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学校应接受卫生疾控部门的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反映有关情况。
责任组:综合协调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雷先辉 罗 江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袁庆玉
35.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学校要按照卫生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责任组:综合协调组 教学工作组 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杨建辉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龙友国 龚 元 罗 江 雷先辉
朱亚芬 袁庆玉
36.查验复课证明。教职工和学生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持医院病愈返校证明或解除隔离证明到学校卫生所复核确认登记,持有学校卫生所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入校上课。
责任组:防疫技术和后勤保障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教学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何学华 杨建辉 袁 忠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龙友国 龚 元 罗 江 朱亚芬
37.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消除恐慌心理。主动发现并认真对待寻求帮助的师生,给予人文关怀。对情况严重的师生,要及时与其家庭进行沟通,引导他们寻找专业机构进行心理辅导帮助。
责任组:宣传教育组 教职工工作组 学生工作组
主要责任人:袁 忠 曾 静 周 楚
具体责任人:龚 元 杨 变 杨秀琼 朱亚芬
注:各项防控措施后排序第一的工作组为本项防控措施的牵头小组,其余小组积极配合;主要责任人后排序第一的领导的牵头领导。
38.学校建立“黔南医专疫情防控工作群(微信群)”作为日常工作联系平台(微信群二维码如下)。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各工作组和学校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根据省、州、市教育和疫情防控部门工作要求,以对教职工和学生高度极端负责的态度,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严格按战时状态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积极主动引导、教育本部门教职工和学生非必要不出州出省,更不能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报告市(州)。生活、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关注、宣传官方的防控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姿态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二)坚持严防严控,切实加强应急应对。各工作组和学校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州、市疫情防控和教育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体制机制,强化信息沟通,加大联防力度,严格值班值守,细化工作流程,规范应急处置,规范防控流程,按时反馈报送,高效、科学、安全、有序处置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疫情防控按稳定有序。
(三)坚持统筹协调,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各工作组和学校各级各部门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强化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的主体责任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以上率下,要按照学校《校园安全值守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认真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任务,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五、其他
(一)本方案中如有未涉及内容,均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系列文件和会议,黔南州教育局《黔南州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修订版)》等文件和会议以及省、州、市最新防疫要求执行。
(二)本方案将根据中央、省、州、市教育和疫情防控部门的最新要求适时进行修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