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党支部申报2020年度党建示范点 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2020-10-14 17:25
来源:本站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专业建设与医学人才培养结硕果

 

一、案例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德才兼备实用性医疗卫生人才,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与农村基层群众健康紧密相关,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培养具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卫生人才,符合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是党员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者三有”好老师的具体表现。

5年来医学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要求,狠抓党支部班子作风建设、抓党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师资队伍爱岗敬业;同时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一个优秀大学生”为主题,创建了特色鲜明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系列活动,拓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新途径,师生携手并进共同成长,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涌现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为将来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神奠定基础,同时获得以下荣誉:

2020年:

1、系党支部获黔南州教育工委表彰: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2、临床医学专业获贵州省兴黔富民计划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立项。

3、系党支部书记带领诊断学、中医学教学团队参加贵州省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分别获高职组和中职组二等奖。

4、系团总支获共青团黔南州委表彰:黔南州先进基层团组织。

 2019年:

1、医学系获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表彰。

2、党支部以《抓党建促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结硕果》申报贵州省基层党建创新成果获贵州省高职院校一等奖。

3、系教工和学生党支部获黔南州“五星级”党支部。

4、内科学教学团队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高职组三等奖。 

 5、系学生党支部副书记获贵州省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2018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永远在路上》获黔南州主题党日活动“十佳”视频。

2017年:

1、系党支部获省教育工委 “贵州省高校五好基层党组织”表彰。

2、系党支部获全州机关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

3、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获中国卫生计生思政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4、医学生参加贵州省中医技能大赛获“三等奖”。

2016年:

1、医学系党支部书记、主任获“省级职教名师”称号。

2、临床医学专业获省级骨干专业、内科学教学团队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立项,2019年经省教育厅验收合格。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教育的切入点,实施医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近5年。

1 系党支部组织班级辅导员在所管班级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教会他们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广泛宣讲夯实思想基础:通过团校、党校、主题班会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引向深入,着力夯实医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3、系党支部组织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组成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分析促进医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清晰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从完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着手,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的最佳切入点,设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办法,创新临床医学生素质教育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组织指导班级辅导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题申报校级基金课题获立项,按照科研课题要求,设计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学职业素质教育的技术路线方法,落实在医学生素质教育全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任务,以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研究的最终目标,执着追求连续实践近5年,培养合格医学生4000余名。

 5、校外:与黔南州福利院、黔南州妇产医院联合搭建2个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社会责任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6、校内:学校离退休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党员教师的优势,共同培养品德优秀的医学生。

 

(二)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宗旨,创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职业特色教育品牌课”, 把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六课一会”的育人模式。

1、新生入学第一课: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白求恩精神为切入点,把《医学生白大衣授予暨医学生宣誓仪式》作为临床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课。

2《杏林讲堂》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二课。进入第二学年,医学系要聘请校内外医德高尚的专家为医学生讲述医学前辈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经典故事,帮助医学生了解医师职业素质及岗位需求,鞭策医学生努力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用技能,培养其甘愿为群众健康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深受学生欢迎。

3搭建校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平台为社会献爱心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三课。医学系在2015年主动与黔南州福利院达成联合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爱心小分队到福利院,运用所学知识为老人、残疾儿童做按摩恢复健康,宣传健康知识,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医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第四课。

5临床医学实践技能大赛及实习前教育: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五课。

6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是医学生日常管理的必修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进教室,首先占领医学生学习、生活场所,营造团结文明和谐氛围,通过文明教室、文明寝室周周查、月月评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7凝心聚力联谊会:《民族团结一家亲迎新联欢会》是医学生接受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

(三)建立和完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校院合作一体化运行机制。

1、制度建设

成立由学校和医院专家共同组成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有教学管理相关制度等,指导专业建设发展。

2、校院合作,医教协同,医教相长。

2016年-2018年校院合作,医教协同,医教相长,建成了省级临床医学骨干专业,内科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刘三都大师工作室》,评选出省级职教名师3名。

3、规范医学生毕业实习管理。

医院设专人管理医学生毕业实习,校院一体化合作运行机制促医学生成为“准医师”。

(四)构建以名师引领、双向培养、以老带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1、担任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内科学》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同年获省级职教名师,团队主要成员曾安宁2017年获贵州省百优医师、内科翘楚称号。

2、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临床医学专兼职教师总数71人,2017-2018年教师晋升上一级职称:教授4人,副教授6人,中级7人,提升学历为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44名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2%。

(五)聚焦岗位能力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1结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精选理论课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师制定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了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病例集、课件、习题集、心电图集、实训指导,录制了实训教学视频指导等教学。《内科学》为2017年校级精品课程。

2、结合高职院校医学生就业在基层卫生工作实际,自编中医学适宜技术实训教学指导应用于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在基层的服务能力。

(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招募学生训练为标准化病人,在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教师示范医患沟通技巧,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诊治措施,指导医学生学会人际沟通,避免医患纠纷。

2、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临床病历+SP病例”融合教案,促使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质协调发展。

3组织全体学生利用假期,到户籍所在地卫生院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实际和老百姓健康需求,发现自身差距,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七)夯实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1.优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为2017年省级开放性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在校生专业课实验实训任务,根据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要求设置,最终将建成融教学、实践、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2、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有三甲附属医院2家,二甲以上实习医院50余家,承担医学生毕业实习任务,医院设专人管理。

(八)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考核制度

1、坚持“三查”的教学管理制度,按照统一标准管理专兼职教师。

2、设立班级教学管理信息员,记录及反馈教学情况,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3.建立微信群及时反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临床教学质量。

4开展医学生职业素质的社会评价。教师到各实习医院了解毕业生在医院实习的具体表现,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效,进一步修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九)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每年为黔南州贫困县定单定向培养中专和大专学历的医学生500人以上。

2、每年开展黔南州乡村医师执业全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培训。

3、每年深入学校扶贫攻坚的少数民族村寨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三下乡活动,为上百人农村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宣教,捐献药品上千元。

三、主要成效

(一)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宗旨,创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职业特色教育品牌课”,把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六课一会”的育人模式。医学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在2017年省教育厅举办的“喜迎党的十九大·贵州大学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网络知识竞赛中27人获奖, 2015年9月省教育厅举办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微视频大赛我系学生主演的微视频《路》获一等奖。涌现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被病人赞誉“救死扶伤医德高尚”和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病人生命的临床医学生。今年我系有115名在校生参加家乡抗击新冠疫情,获得社会赞誉。

(二)医学生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

2016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上,7名学生获黔南州宣传部表彰为优秀志愿者,系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获学校 “优秀志愿者服务集体”称号。医学系团总支在2016年、2020年获“黔南州五四红旗团总支” 称号,系学生党支部副书记获省级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三)校院一体化合作紧密,师资队伍建设有成效,双师型师资比例提高,教书育人、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

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团队为2016年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为省级职教名师,2019年由系党支部书记、团队带头人和学校青年专职教师、第一附属医院青年兼职教师组成的内科学团队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高职组三等奖。2020年诊断学、中医学8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参加贵州省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分别获高职组和中职组二等奖。3年来有省级教育科学规划科研课题1项,州级科研课题1项,校级科研课题12项。

(四)培养医学生标准化病人,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临床病历+SP病例”融合教案,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建成集医学生临床技能实训教学、校院协作、执业资格技能培训考试、基层卫技人员能力提升四融合的开放型临床实训中心,使临床医学专业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龙头引领作用,为社会输送了2万余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六)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近3年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含励志奖学金)149人,参加国家、州级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获奖215人,升入本科学习有150人,参加贵州省中医技能大赛获三等奖1人,医学生就业率达92%。

(七)附社会反馈: 2016级临床医学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

1、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医学系实习生边一平同学街头救人


发布时间:2018-11-28文章稿源: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宣传科

2、小小细胞藏大爱——我校医学系学生易岳峰同学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 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9-05-26文章来源:都匀市红十字会

四、创新意义和价值

(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在医学生职业教育全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践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宗旨。

(二)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医学生培养质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同步、指导思想正确、方向明确。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现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国家要求一致,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正确有力度、方向明确、主题鲜明,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强烈。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系列活动医学职业特色鲜明,收效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指南,以先进的思想教育学生,在医学生培养的不同阶段实施富有医学特色的系列活动,深化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为医学生赋予了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职业精神。

(四)把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贯穿于医学教育全程、必须要大力弘扬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白求恩精神,以模范榜样激励和鞭策医学生,展示了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高度,医学生白大衣授予和医学生宣誓仪式、杏林讲堂等都起到震撼学生心灵、洗涤学生灵魂的作用,充分发挥了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主导作用,收效好。

(五)校内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室、进寝室,把医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作为宣传教育的阵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医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陪伴医学生成长,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 校外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

开拓校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医学生在社会服务中锻炼自我,增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七)以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医学生素质教育为主题,申报科研并被学校列入校级基金资助课题3项,反映了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宗旨,思想政治站位高,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创新途径和可操作性强,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成绩显著,医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积累的经验有推广价值。

 

 

二〇二〇年十月十四日